《咒笼:诅咒领域》评测:光影之间的鬼魅呼吸,逃出生天的咒缚噩梦
在幽暗的夜色中,当纸门“咯吱”一声缓缓开启,身后却没有风,只有冷冽的气息和耳边若隐若现的低语——这,就是《咒笼:诅咒领域》的世界。
这款由 Toydium 与东映动画联手推出的日式妖怪题材生存恐怖游戏,像一封从昭和时代寄来的鬼怪信笺,承载着日本民间传说的阴影,亦将我们拉入那个密闭、压抑、却又令人沉迷的“结界”中。
四人联机:不是谁来拯救谁,而是一起拼命活下去
《咒笼》的玩法乍看与传统多人恐怖逃生游戏如《黎明杀机》相仿:你和其他3位玩家被困于一个妖怪游走的结界之中,目标是寻找仪式道具,完成破解仪式并最终逃离。
但真正让我感到不寒而栗的,不是妖怪的追杀,而是“诅咒的侵蚀”。
随着探索深入,你的身体会逐渐被诅咒侵浊,如果你没能及时净化——将会变成半妖,陷入恐怖又绝望的状态。
那种“你快不是你了”的恐惧,比鬼影更可怕。
游戏所强调的“合作”,不仅是彼此救援、互通有无,更是一种“情绪共振”:你不是一个人害怕,而是四个一起怕到灵魂发颤。
水木茂式恐怖的艺术重现,致敬那个妖怪横行的年代
我尤其想为游戏的美术风格鼓掌。受到《鬼太郎》原作作者水木茂影响,游戏塑造了一种极具个人特色的视觉风格:
浓重的黑影、微弱的光源、静止却极具威胁感的妖怪轮廓——你仿佛能看见小时候深夜电视里那张泛黄的人皮面具在轻轻抽搐。
这不是那种欧美式血浆横飞的恐怖,而是那种压抑、克制、却深入骨髓的“情绪型恐怖”。
就像老旧纸灯笼的光,暖黄却随时可能熄灭;而你不知道,是风,还是它就在你身后。
咒缚不止于妖,恐惧也藏在人心
除了与妖怪的生死博弈,游戏更令人揪心的是**“被诅咒者”的身份挣扎”**。
你可能一边在找道具,一边突然听见队友低声说:“我已经开始变了……”
你会迟疑:是救他,还是保护自己?
而当你看到原本的同伴变身半妖在阴影中盯着你,那一刻的心跳加速,仿佛我们年少时第一次在《零~红蝶~》中回头,发现那身和服的幽灵正从屏幕里走出来一样,那些埋藏在我们童年心底的恐惧,全都被唤醒。
变化莫测,每局都是新的噩梦
每一局游戏中的道具分布、妖怪出没路线、结界破解顺序全都随机生成,这让每一次游玩都像进入一场新编织的恶梦。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扇门后,是通往逃脱的道路,还是地狱的入口。
更妙的是,地图中藏有一些可以“暂时阻挡”妖怪的咒物与物件——但使用时机、位置都得小心考量。你不止是要逃命,更要赌一把命运的运气与智慧。
小编语:
玩《咒笼:诅咒领域》的时候,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租碟片看《午夜凶铃》的年代,或者在暑假夜里,窝在老旧电视前看《鬼太郎》时不敢关灯的自己。
它并不是最血腥、最惊悚的恐怖游戏,但它却抓住了“日式恐怖的本质”——不是你看见了什么,而是你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。那种来自未知与心灵深处的寒意,才是最难抵御的诅咒。
《咒笼》是一款给“懂的人”的作品,如果你也曾为《富江》、《怪谈》或《零》系列心跳加速,那你绝不能错过这场咒缚逃亡的体验。
下次你听见身后有脚步声,记得,不要回头。